1.化合价
不同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它们的原子个数比是不同的,显示了这些元素的某种特征,即元素的化合价。
化学上用化合价来确定化合物中原子或离子之间相互结合的数目,化合价越大的元素,提供原子或离子的个数越少。
(1)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金属与非金属形成化合物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如NaCl中,钠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
(2)氢元素通常显+1价,氧元素通常显-2价;许多非金属元素与氧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则显正价。如CO中,碳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
(3)部分元素可显示不同的化合价。
(4)有一些化合物中,常常含有原子团,叫做呼和浩特试药兼职根,它们常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如NaOH中的氢氧根为-1价,它们可以分开计算每种元素的化合价,也可合并计算总的化合价。
(5)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如Nacl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Na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0。
2.氧化数
元素的氧化数是指元素原子在其化合态中的形式电荷数。
在离子化合物中,简单阳离子、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即该元素原子的氧化数。如NaCl中,Na的氧化数为+1,Cl的氧化数为-1。
在非极性键共价分子中,两个相同原子间的电子对是均匀分配于双方的,每个原子的电荷数均为0,因此元素的氧化数为0。
在极性共价分子中,假定不同原子间的共用电子对从一个原子完全转移到另一种电负性较大的元素原子时,每个原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就是这两种元素的氧化数。如,HCl中,Cl的氧化数为-1,H的氧化数为+1。
为了便于确定元素原子的氧化数,有如下一些规则:
(1)在单质中,元素原子的氧化数为0。
(2)H的氧化数一般为+1,只有在与活泼金属生成的离子型化合物中,为-1。
(3)O的氧化数一般为-2,但在过氧化物中为-1;在超氧化物中为-1/2;在氟化物中,如二氟化氧中,O的氧化数为+2.
(4)在中性分子中,各元素原子的氧化数代数和为0.
(5)在复杂离子中,各元素原子的氧化数的代数和等于这个复杂离子的总电荷数。
大多数情况下氧化数和化合价是一致的,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概念,而且数值有时也不相同。氧化数的概念是经验性的,可以是整数、分数或小数;而化合价只能为整数。如: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试药看到的,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