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年的华夏文化造就了我国的文明,在历史长河中,文化的传承必不可少,其中一部分文化的载体 于民间俗语,许多脍炙人口的俗语既通俗又易懂,其中还蕴藏着很深的道理,例如酒桌文化上的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对饮,告诫大家不要在重要宴席上和长辈们坐在一起,因为年龄的差距和话题的不统一,很容易造成席间难堪。也有关于礼仪的大哥不动筷,二哥不吃菜,三个跑得快,这句话说明了吃饭要注意尊重长者,小的要先敬酒。
除了关于礼仪、为人处世、农业劳作的俗语,随之出来的还有很多形容人的词语,这些词到现在也是经常被人们念叨,例如今天咱们要讲的“二百五”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听过这个词,这个词就是形容一个人太傻或者调侃身边朋友做的事情不健全,那么这个量词为什么会成为调侃的名词呢?接下来 为大家科普一下。
说这个词,我们要从悬梁刺股说起,悬梁刺股大家都很熟悉,因为主人公好学,常常读书到深夜,但是人到夜里就易犯困,于是他们就想到了头悬梁锥刺股的办法让自己保持头脑清醒,苏秦就是锥刺股的主人公,苏秦最初因为不学无术,受到别人的嘲笑和排挤,于是常常深夜锥刺股努力学习,最后成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被齐王重用!
苏秦带着合纵连横的理论周游列国,得到了各国的赞成,最终决定一致抗秦,苏秦带着六国相印正欲大展宏图时,却遭到了别人暗杀,身受重伤的他自知命不久矣,于是便向齐王请求,死后把自己的头颅挂在城墙上,并大告天下苏秦是一位奸细,寻找刺杀他的人并赏金一千两黄金,果不出所料,刺杀他的人真的出来了。
扬言刺杀苏秦的人有肆个,齐王再三问询,这四个人都是异口同声的确定自己就是刺杀苏秦的人,齐王便问道,赏金只有一千两黄金,如今你们四个人都说是自己刺杀,我该如何分呢?这肆福州试药员招聘个人不约而同的说道,我们一人二百五,齐王霎时翻脸怒道:来人,将这肆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
后来这个“二百五”就成为人们的口头俗语,用来形容那些不动脑子,做事不牢靠的傻子,“二百五”咱们说过了,接下来说说为什么"二百五"也叫半吊子,在古代,五百钱为一吊,“二百五”自然就是“半吊子”了!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试药看到的,谢谢!
|